新聞稿 (請即時發放)
中國石化2020年經營業績領先行業 淨利潤達人民幣331億元 一體化優勢凸顯 攻堅創效行動成效顯著 全年派發股息人民幣242億元 保持高比例分紅水平
(中國北京,2021年3月29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或「本公司」)(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碼:386;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0028;紐約股票交易所存托股份代碼:SNP)今日公佈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12個月的年度業績。
業績摘要:
經營重點: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並快速蔓延,世界經濟遭遇嚴重衰退。中國率先從疫情中强勢復蘇,經濟增速從二季度開始逐季回升,全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2.3%。國際油價出現歷史性暴跌,全球原油需求大幅下降,境內成品油需求下降,天然氣需求增速放緩,化工産品需求仍保持快速增長。面對嚴峻挑戰,公司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産經營,快速反應、主動作爲,接續推進"百日攻堅創效""持續攻堅創效"行動,取得顯著成效。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技術優勢,爲防疫抗疫做出了積極貢獻,另一方面抓住國內經濟復蘇的有利時機,大力增産適銷對路增效産品,下半年實現生産經營和盈利水平大幅好轉。本公司完成了有關油氣管網交易的資産交割,實現了交易資産的較好增值。
董事長張玉卓先生表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劇烈衝擊,公司堅持抓主要矛盾、抓系統優化、抓底綫防控、抓化危爲機,全力實施攻堅創效行動,推動公司改革發展,取得了行業領先的經營業績。未來,中國石化將堅定實施世界領先發展方略,推動形成以能源資源爲基礎,以潔淨油品、現代化工爲兩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爲重要增長極的"一基兩翼三新"産業格局,全力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化工公司。公司將把氫能作爲新能源業務的主要方向,努力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加快建設技術先導型公司,爲轉型發展、産業升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引領。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們將以淨零排放爲終極目標,推進化石能源潔淨化、潔淨能源規模化、生産過程低碳化,確保在國家碳達峰目標完成前實現二氧化碳達峰,力爭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爲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新貢獻。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們實施世界領先發展方略的啓航之年。從一季度來看,公司抓住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國際原油價格上行、石油石化産品市場需求大幅改善的有利時機,全力優化生産經營、拓市擴銷,經營業績同比大幅改善,較2019年同期也實現了明顯增長,爲全年實現良好的業績奠定了基礎。」
分部業績分析
勘探及開發板塊
2020年,在低油價環境下,本公司大力推進高質量勘探和效益開發,加快天然氣産供儲銷體系建設,穩油增氣降本取得新進展。勘探方面,持續加强戰略領域風險勘探、富油氣區帶勘探和頁岩油氣勘探,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渤海灣盆地取得一批油氣新發現。在原油開發方面,高效推進順北等油田産能建設,加强老區精細開發,加大提高采收率技術攻關和應用,夯實穩産基礎;在天然氣開發方面,加快威榮、川西等氣田産能建設,加大天然氣擴市拓銷力度,銷量持續提高,市場占有率創歷史新高。全年油氣當量産量459.02百萬桶,其中,境內原油産量249.52百萬桶,天然氣産量10,723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2.3%。
2020年該事業部經營收入爲人民幣1,678億元,同比降低20.4%,主要歸因於原油、天然氣、LNG銷售價格同比降低。2020年油氣現金操作成本爲人民幣729.59元/噸,同比降低6.7%,主要歸因於上游業務積極以低成本應對低油價,加大成本費用管控力度,外購材料、燃料、動力成本都有所下降。2020年該事業部息稅前虧損為人民幣12.4億元,主要歸因於國際油價大幅下降。
勘探及開發生産營運情况
煉油板塊
2020年,本公司積極應對油價暴跌和市場需求下降的嚴峻形勢,堅持産銷一體化協調,推進價值鏈效益最大化;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優化成品油收率和柴汽比,增産適銷增效産品,保持了較高的加工負荷;靈活調整原油采購策略,持續降低采購成本;加快先進産能建設,有序推進結構調整項目;高效組織低硫船燃生産,低硫重質船燃占據國內市場主導;完善營銷機制,高檔潤滑油脂、瀝青等産品銷量實現較好增長。全年加工原油2.37億噸,生産成品油1.42億噸,化工輕油4,022萬噸,同比增長1.1%。
2020年該事業部經營收入爲人民幣9,445億元,同比降低22.8%。主要歸因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消費萎縮,石油精煉産品價格大幅下降,同時,公司原油加工量有所下降。2020年煉油單位現金操作成本(經營費用减去原油及原料油加工成本、折舊及攤銷、所得稅以外稅金以及其他業務支出等調整,除以原油及原料油加工量)爲人民幣181.48元/噸,同比增長2.1%,主要歸因於加工量同比下降,單位成本增加。2020年該事業部息稅前利潤人民幣68.7億元。
煉油生産營運情况
注:境內合資公司的産量按100%口徑統計。
營銷及分銷板塊
2020年,面對疫情衝擊、市場需求萎縮帶來的挑戰,本公司充分發揮産銷協同和營銷網絡優勢,抓住市場恢復有利時機,統籌優化資源配置,全力拓市擴銷,成品油零售經營質量持續提高;堅持以客戶爲中心,大力開展精准營銷和差异化營銷,不斷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終端網絡布局,鞏固提升網絡優勢;推進"油氣氫電非"能源綜合服務站建設,提升綜合服務競爭力。全年成品油總經銷量2.18億噸,其中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1.68億噸。同時,創新營銷模式,加强自有品牌商品開發和銷售,積極拓展新業態,推動非油業務快速發展。
2020年,該事業部經營收入爲人民幣11,022億元,同比降低23.0%,主要歸因於新冠肺炎疫情及油價下跌影響,成品油需求量下降,銷量同比减少。2020年該事業部實現息稅前利潤人民幣320.1億元。2020年該事業部非油業務收入爲人民幣339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18億元;非油業務利潤爲人民幣37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5億元,主要歸因於公司大力推廣自有品牌,創新營銷模式,助推非油業務量效增長。
營銷及分銷營運情况
化工板塊
2020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下游工廠停産的嚴峻形勢,本公司加大産品、裝置結構調整力度,及時調整裝置負荷,火速轉産增産醫衛原料,保持了生産運行的穩定。二季度以來,隨著國家復工複産的穩步推進,化工産品市場明顯回暖,本公司搶抓機遇,主動應對市場變化,加强裝置和産品鏈的動態優化,實現裝置結構和負荷最優運行;加大原料結構調整力度,優化投料比例,提高産品收率;密切産銷銜接,不斷提升高附加值及高端産品比例。全年乙烯産量1,206萬噸,合成纖維高附加值産品比例32.5%,同比增加0.8個百分點;合成橡膠高附加值産品比例31.6%,同比增加2.5個百分點;合成樹脂新産品和專用料比例達到67.1%,同比增加1.8個百分點。同時,創新營銷模式,深化精細營銷、精准服務水平,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全年化工産品經營總量爲8,300萬噸,實現了全産全銷。
2020年該事業部經營收入爲人民幣3,719億元,同比降低28.0%。主要歸因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化工産品價格下跌以及部分産品經營量下降。2020年該事業部實現息稅前利潤人民幣120.3億元。
化工主要産品産量 單位:千噸
注:境內合資企業的産量按100%口徑統計。
科技開發
2020年,本公司强化科技的支撑引領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設立創新孵化平臺,不斷加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明顯成效。上游方面,頁岩油氣勘探理論技術取得新突破並發現國內首個常壓頁岩氣資源區塊,特深層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取得新突破,研發形成地震節點采集系統並規模化應用。煉油方面,完成快速床催化裂解生産低碳烯烴技術工業試驗,高摻渣低排放重油催化裂化等成套技術實現工業轉化。化工方面,開發形成48K大絲束碳纖維成套技術,實現系列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工業化生産,快速攻克熔噴料(布)等醫衛原料生産技術。全年申請境內外專利6,809件,獲得境內外專利授權4,254件。
健康、安全、安保、環境
2020年,本公司持續完善HSSE管理體系,安全環保形勢保持了總體平穩。深入推進全員健康管理,加强疫情防控力度和措施,守護境內外員工職業健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序推進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嚴格管控承包商和直接作業環節,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强化重點區域和關鍵環節管控,保障公共安全形勢平穩。2020年,本公司持續推進綠色企業行動計劃,著力推進污染防治、能效提升、資源利用、碳减排等重點工作,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萬元産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0.85%;工業取新水量同比减少1.1%;外排廢水COD量同比减少2.3%;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4.2%;固體廢物合規處置率達到100%。詳細信息參見《中國石化2020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資本支出
2020年本公司優化投資管理體系,著力提升投資的質量和效益,全年資本支出人民幣1,351億元。勘探及開發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564億元,主要用於勝利、西北等原油産能建設,涪陵、威榮等頁岩氣産能建設,以及天津LNG二期、山東LNG二期建設等;煉油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47億元,主要用於中科煉化項目建設,鎮海、天津、茂名、洛陽、中韓等煉油結構調整項目建設;營銷及分銷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54億元,主要用於加油(氣)站、成品油庫以及非油品業務等項目的建設;化工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62億元,主要用於中科、鎮海、古雷等項目,海外阿穆爾項目、中韓乙烯改造、九江芳烴以及熔噴布産能建設;總部及其他資本支出人民幣23億元,主要用於科研裝置及信息化建設。
業務展望
展望2021年,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國際經濟形勢仍然嚴峻複雜。中國經濟已經企穩回升、有望實現較好增長。預計成品油市場需求有力復蘇,天然氣、石化産品需求持續增長。綜合考慮産油國供給能力、全球需求增長、庫存水平等因素,預計國際油價高於去年水平。
2021年,本公司將實施世界領先發展方略,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化工公司,加快構建以能源資源爲基礎、以潔淨油品和現代化工爲兩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爲重要增長極的"一基兩翼三新"産業格局,大力實施價值引領、市場導向、創新驅動、綠色潔淨、開放合作、人才强企發展戰略,並認真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勘探及開發板塊:本公司堅持"原油可持續、天然氣快增長",繼續加强高質量勘探和效益開發,持續推進降本减費,增强低油價應對能力。在原油開發方面,推進順北、准西緣等油田産能建設,加强老區精細油藏描述和建模工作,大力推廣應用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術;在天然氣開發方面,加快推進川西、東勝、威榮等氣田産能建設,發揮産供儲銷體系建設帶來的優勢,促進天然氣全産業鏈效益最大化。全年計劃生産原油280.82百萬桶,其中境外31.25百萬桶;計劃天然氣生産12,034億立方英尺。
煉油板塊:本公司將加强産銷一體化協調,推動煉油産業鏈系統提升;統籌境內、境外兩個市場,持續優化出口規模和結構,合理安排裝置負荷和排産;堅持"油轉化"方向,加大産品結構調整力度,增産適銷對路産品;優化原油資源配置,統籌原油供應全過程管理,降低采購成本;加大低硫重質船燃生産力度,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全年計劃加工原油2.50億噸,生産成品油1.53億噸。
銷售板塊:本公司將堅持"量效兼顧、量效雙收"的經營思路,全力拓市擴銷,不斷提升經營質量和規模;堅持以客戶爲中心,大力開展差异化營銷,擴大零售規模;持續優化終端網絡布局,提升網絡完整性、穩定性和競爭性;深化非油業務改革,推進會員體系建設;探索"互聯網+加油站+便利店+第三方"新模式,加快油氫合建站和加氫站建設,構建"油氣氫電非"綜合能源供應和服務格局。全年計劃境內成品油經銷量1.83億噸。
化工板塊:本公司將堅持"基礎+高端"發展方向,加快優勢和先進産能建設,持續推動結構調整,提升醫衛原料和可降解塑料等高端材料和新材料産能規模,不斷延伸産業鏈、培育增長點。加强産品鏈邊際效益測算,加大三大合成材料和精細化工産品結構調整力度;動態優化原料結構,不斷降低原料成本;深化裝置結構調整,促進有效産能充分釋放。同時,加大拓市擴銷力度,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擴大市場影響力,提高化工板塊整體競爭力。全年計劃生産乙烯1,300萬噸。
科技開發:本公司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快打造技術先導型公司。以市場需求爲牽引,密切産銷研用結合,加快推進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煉油結構調整、高端合成材料、節能環保等一批支撑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産業化;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領域,建立較强技術儲備,支撑公司轉型發展;積極利用社會科技資源,進行跨領域的協同攻關、集成創新,提升行業引領力;實施"科改示範行動",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構建更加高效、更有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
資本支出:2021年本公司資本支出1,672億元,主要投資於天然氣大發展、煉化先進産能建設及轉型發展等方面。其中,勘探及開發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668億元,重點做好涪陵、威榮頁岩氣産能建設,勝利、西北原油産能建設,推進天津LNG二期、山東LNG二期等項目建設;煉油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01億元,重點做好揚子、安慶煉油結構調整,鎮海煉化擴建等項目建設;營銷及分銷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65億元,重點做好加油站、加氣站、加氫站、成品油庫、非油品業務等項目的建設;化工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486億元,重點做好鎮海、古雷、海南、天津南港等項目、中韓乙烯、境外阿穆爾天然氣化工、九江芳烴、巴陵己內醯胺、上海大絲束碳纖維、儀征PTA等項目建設;總部及其他資本支出人民幣52億元,主要用於科研裝置及信息化建設。
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制的主要會計資料及財務指標
主要會計資料
主要財務指標
主要會計資料
主要財務指標
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從事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開採、管道運輸、銷售;石油煉製、石油化工、煤化工、化纖及其他化工産品的生産與銷售、儲運;石油、天然氣、石油産品、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産品和其他商品、技術的進出口、代理進出口業務;技術、信息的研究、開發、應用。
前瞻性陳述免責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前瞻性陳述」。除歷史事實陳述外,所有本公司預計或期待未來可能或即將發生的業務活動、事件或發展動態的陳述(包括但不限於預測、目標、儲量及其他預估及經營計劃)都屬前瞻性陳述。受諸多可變因素的影響,未來的實際結果或發展趨勢可能會與這些前瞻性陳述出現重大差異。這些可變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價格波動、實際需求、匯率變動、勘探開發結果、儲量評估、市場份額、工業競爭、環境風險、法律、財政和監管變化、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條件、政治風險、項目延期、項目審批、成本估算及其它非本公司可控制的風險和因素。本公司並聲明,本公司今後沒有義務或責任對今日做出的任何前瞻性陳述進行更新。
投資者熱線: 媒體熱線:
北京 電話:(86 10) 5996 0028 電話: (86 10) 5996 0028 傳真:(86 10) 5996 0386 傳真: (86 10) 5996 0386 電子郵箱:ir@sinopec.com 電子郵箱:ir@sinopec.com
香港 電話:(852) 2824 2638 電話:(852) 2522 1838 傳真:(852) 2824 3669 傳真:(852) 2521 9955 電子郵箱:ir@sinopechk.com 電子郵箱:sinopec@prchina.com.hk
2021-03-29 此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 |